"我想,學校應是一種由適合學習的空間所構成的環境。學校始於一棵樹下,一個人與另外一些人討論著他的領悟,他們中,老師不曉得自己是老師,學生不曉得自己是學生……學校存在的意願,早在那一人一樹之前便已有了。這就是爲何應讓心靈回歸到起點去,因爲,起始是一切已有行爲最美好的時刻。”
路易·康,《形與設計》,1960年
本展覽由香港教育學院香港教育博物館與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合辦,作為今年二月「香港 深圳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2012」─「學舍春秋」展覽之延續,並以香港嶄新的校舍設計及未來學校建築的詮釋,為本館學校建築的系列展覽作總結。
本展覽探索香港學校建築的演變,由教育政策改革而衍生的標準化設計,至當代因應教育法轉變,以及滿足學生和其他持分者的需要而作的個性化設計。我們通過展示多元化的香港學校建築設計,透視學校建築在提升學習環境和滿足學生需要方面中所扮演的角色,其中計有資助學校、國際學校、特殊學校和以可持續性設計為主題的設計案例如下:
1. 標準設計:
嘉諾撒小學,新蒲崗 (建築署)
蒲崗村道學校村,鑽石山 (建築署)
路德會協同中學,深水埗 (馬梁建築師事務所)
2. 可持續性設計:
匯基書院 (東九龍),觀塘 (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
3. 校園設計:
拔萃男書院,旺角 (周德年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4. 特殊需求設計:
明愛樂勤學校,天水圍 (巴馬丹拿集團)
5. 國際學校:
新加坡國際學校,香港仔(雲麥郭楊建築師工程師有限公司)
本展覽亦結集自2011年12月「首屆香港副校長論壇─未來優質教學環境的建設」及本年4月「香港 深圳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學習環境示例:未來學校建築與學習環境」兩個座談會上,教育專業人士與建築師就未來學校建築作出的多元詮釋。